望眼欲穿,報復性消費終于開始來了。
疫情放開后的首個春節,熱鬧非凡——攜程數據顯示,國內外旅行訂單均迎來3年巔峰,整體較2022年春節增長4倍;
煙花“加特林”因為酷炫的燃放效果在網上走紅,掀起了一波煙花消費潮;電影春節檔上演“神仙打架”,票房五天沖破60億.....沉寂許久的消費市場,爆了。
“這是近幾年來最熱鬧的一年。”正如一位網友感嘆,煙火氣撫平了鄉愁,在報復性消費的熱潮下,人們正在彌補逝去的三年。“把失去的時間搶回來”,2023年,全力拼經濟的號角正式吹響。
1、廣州家居賣場迎來新年“開門紅”
“新年‘煥’新家。大年初五和家人一起逛逛家居店,既能感受過年的熱鬧氛圍,也能趁假期給家里新添家具。”
消費者曾女士在家附近的家居賣場里捕捉年味。春節期間,記者走訪廣州宜家、居然之家、香江家居等線下家居賣場看到,前來挑選家居用品的消費者絡繹不絕,智能家居產品成年貨新寵,家居消費市場逐漸回暖、活力可期。
2、年味裝飾品走俏家居圈
今年春節作為疫情防控政策優化調整后的首個假期,和眾多行業一樣,家居消費也迎來復蘇。在廣州宜家家居天河商場店,記者看到,商場內人頭攢動,收銀臺前排起了長龍。
步入家居賣場大門,兔子造型的靠墊、鏤空的福字窗花等新春家居裝飾品被擺放在最顯眼的位置,三五成群的消費者在喜慶年味元素中感受著節日的熱烈氛圍。
攜一家老小正在宜家閑逛的劉先生告訴記者:“年前在一德路買了一些春聯和福字,今天來這里看見這些既傳統又頗具新意的裝飾,準備入手一個‘網紅’LED紅燈籠,平日放在家里也倍感溫馨。”
“春節假期我們正常營業。今年宜家還推出了弗斯達中國新年系列,激發市民的消費欲望。”
宜家家居的工作人員告訴記者,該系列以唐代藝術為創意源泉,擁有32款產品,包括瓷器、紡織品和裝飾品等,可用于裝飾客廳、餐廳、臥室等多種場景。其中,帶有“兔”元素的家居商品尤其受到了市民的熱捧。
3、智能家居產品受青睞
除了年味十足的新春家居裝飾商品之外,以科技為主導的智能家居產品也備受關注,成為今年新年期間的年貨新寵,獲得越來越多年輕消費者青睞。
在廣州海珠區的香江家居,走進一樓的芝華仕沙發門店內,記者看到,部分沙發展位產品被搶購后還未“上新”,門店銷售人員正向顧客蔡先生介紹著店里的一款“黑科技”沙發。
“辛苦工作一年,準備在春節期間給家里換一款智能舒適的沙發,為明年的工作和生活加油鼓勁。現在年輕人越來越關注家居產品的顏值與未來科技感,感覺這款沙發和我家里的裝修風格很搭配,而且試坐后覺得挺舒適。”蔡先生說。
業內資深人士告訴記者,家居消費市場活力可期,為促進行業持續復蘇,接下來建議加大對綠色、健康、智能家居產品的政策支持力度,鼓勵智能家居體驗館、智能電器生活館、健康照明體驗中心等新零售發展并向社區下沉,推動家居消費升級。
報復性的消費狂歡背后,是人們壓抑已久的情緒宣泄。
經歷疫情三年,大家都憋壞了。過去沒能實現的旅游,沒能見面的親人朋友,沒能吃到的美食,都彌補在了春節的報復性消費中。
疫情放開后第一個春節,久違的摩肩接踵在城市街區出現。而這樣的熱鬧場景已經蔓延到了全國各地。
根據央視網的消息,國家信息中心追蹤全國232個重點商圈人流量數據發現,包括北京、上海、廣州、深圳等重點城市在內的全部83個城市的消費熱度指數都已經企穩回升,線下商圈消費熱度正在持續回暖。
熱鬧的一幕幕背后,無不在透露一個信號:全力拼經濟的時候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