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暖陽下,江西贛州市南康區跨境電商產業園戶外空地上,一場特殊的家具展覽正在上演:沙發、桌椅、茶幾、床墊、寵物屋……穿梭其中,展品種類與其他展會一樣琳瑯滿目,所不同的是主角變了。
“直播間的朋友可以點擊屏幕右下角的小愛心,剛來的如果感興趣可以關注一下……”展會現場的人并不多,但在十多位“網絡主播”帶動下,展會在線上的人氣卻很高。25歲的張際通是其中一員,他的工作就是“屏對屏”向網友推廣家具。去年“雙十一”期間,他曾創下一天帶貨120多萬元的本地紀錄。
↑2月26日,在贛州市南康區跨境電商產業園,銷售員工通過手機直播的形式推銷家具。新華社記者 胡晨歡 攝
南康區商務局工會主席陳曉紅是跨境電商產業園的駐點干部,她介紹說,過去南康直播營銷的家具企業不到50家,疫情防控期間,越來越多企業開始試水直播業務,2月初以來有290家線下商戶加入直播隊伍中。
“前來咨詢合作直播的家具企業一下子多了起來,原來是觀望,現在是問能不能做。”南康本地直播機構“家播匯”負責人肖辰羽感受頗深。她介紹,目前直播的內容和場景不限于家具本身,也延伸到了生產加工過程。除了年輕人在直播,一些設計師、老匠人也在直播。
隔著屏幕推銷床墊,對過去主要依賴800多家門店和經銷商的江西潘峰家居有限公司總經理潘峰來說,這是一種新奇體驗。不僅發動員工直播,他自己也會偶爾客串主播,指著手機里不斷上漲的粉絲數字,他高興地說:“才3天時間就有了1000多個網友關注公司賬號,網上把這叫作‘種草’。”
↑2月26日,在贛州市南康家具產業園,工人將即將出口的成品家具裝車進行轉運。新華社記者 胡晨歡 攝
“原本是應急之策,結果卻帶來不一樣的化學反應。”談及直播帶來的變化,潘峰說,通過直播互動一方面可以“蓄客”、增加訂單,盡量通過線上營銷彌補線下損失,另一方面也可以借此更加直觀地了解市場偏好,以銷定產,變“有什么賣什么”為“要什么賣什么”。
陳曉紅介紹,2月以來,南康家具企業通過電商完成預售訂單近80萬單,訂單額20多億元,線上訂單數同比增加50%,呈現逆勢發展的良好態勢。
危機之中,往往也蘊含著商機。除了在銷售端引入直播態之外,南康家具產業在復工復產過程中還積極在生產端不斷提升智能制造水平。
走進匯有美智能共享噴涂中心,底漆和面漆噴涂兩條生產線在有序運轉,一臺臺智能機械臂根據程序設定自動作業,為數不多的工人戴著口罩進行大數據調度。
公司總經理張非非介紹,噴漆是傳統家具制造過去棘手的問題之一,不僅用工強度大,油漆浪費嚴重,也會帶來一定污染。但通過綜合利用LED無溶劑光固化漆技術、5G智能制造生產和大數據云調度三大技術,智能化機器人代替手工噴涂作業,3秒鐘即可完全固化噴漆,且涂料可實現回收利用,綜合涂裝成本下降80%,人員減少40%以上。
↑2月26日,在贛州市南康家具產業園,工人在操作智能噴涂機器人進行噴漆工序。新華社記者 胡晨歡 攝
“智能生產線去年底正式投入使用,在疫情防控期間逐漸顯現作用。通過5G網絡化接單和生產,已經解決了周邊10多家企業噴涂共享的問題。”張非非說,目前一期項目投資約2億元,可實現日產500套床頭。
起步于上世紀90年代初的南康家具產業,歷經20多年發展,形成了集加工制造、銷售流通、專業配套、家具基地等為一體的產業鏈集群。2019年,南康家具產業集群產值超過1800億元,上萬家企業,正處于蓄勢跨越階段。
產品主要出口海外的江西匯森集團董事長曾明認為,這次疫情大考將進一步加速南康家具產業智能化進程。3年前公司投資6億多元、在業內率先打造的板材無人智能化車間投產,年產30萬立方米板材。也正是基于智能化生產,公司得以很快復工,訂單與去年同期相比保持平穩,一季度訂單金額超過1億美元。
為進一步促進家具企業向智能制造轉型,南康區正與寧波市智能制造產業研究院攜手,聯合共建中國家具智能制造創新中心和家居智聯網平臺,打造“家具大規模個性化定制”的國家級智能制造示范基地。目前南康家具智能化車間已從4個裂變到139個,產業加速向數字化、智能化、個性化轉型。
“越是困難時刻,越要敢于創新制勝。因勢而動、順勢而為推動南康家具產業整體邁上新臺階。”贛州市副市長、南康區委書記徐兵說。(來源:南康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