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有“木匠之鄉”之稱江西省贛州市南康區,經過20多年來的發展,家具產業總產值從2016年的破千億元發展到2020年超2000億元,實現了由傳統“制造”到智能“智造”的成功轉型。前不久,中國綠色建材產業發展聯盟(以下簡稱聯盟)考察組來到江西省贛州市,對南康區家具產業發展情況進行了調研。
聯盟副理事長、中國建材檢驗認證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總工程師蔣荃,聯盟秘書長王翌,聯盟供應鏈金融服務專業委員會副秘書長李虹等在南康區投資促進局相關領導的陪同下,參觀了共享智能備料中心、陸港進口商品展示跨境貿易交易平臺、智能共享噴涂中心、家具博覽中心、南康設計創新中心、跨境電商產業園、南康家具研究開發院及21家家具原材料供應商、物流企業、生產制造企業、代表性銀行等。
南康家具產業通過打造“一網絡五中心” (“一網”即家居產業智聯網,“五中心”即木材交易中心、創新設計中心、共享智能備料中心、共享噴涂中心、銷售物流中心),基本實現了項目實體化、工廠化、信息化、數字化,達到了家具產業的“個性化定制、智能化制造、網絡化管理”。
“共享共智”是典型的互聯網思維,在南康家具的產業邏輯里,“共享共智”是降本增效的“法寶”。在共享智能備料中心,考察組見到了全球首座單體產能最大、工藝最全的實木家具共享智能備料中心和零部件生產基地。據工作人員介紹,通過共享智能備料,木材開料率可提升30%,出材率可提高到90%,不僅讓企業資金占用減少50%,場地占用減少20%,備料時間縮短50%,備料成本降低15%,更推動木材流轉速度加快15%,畝均產值提升4倍。
同時,零部件生產基地,考察組看到,家具的生產可以像“造汽車”一樣在流水線上實現標準化的生產,智能制造徹底改變了南康家具全部靠手工、小作坊、半機械化、機械化等低效率生產的局面,實現了生產方式由傳統工藝向數字化、智能化轉變。
在智能共享噴涂中心,通過國際首創的3秒光固化涂裝、3D掃描人工智能編程技術,提升了數十倍效率,實現了水性漆綜合涂裝成本不高于油性漆,讓中小企業也用得起、用得上,推動南康家具由“千家萬戶分散噴涂”到“共享集中噴涂”轉變,由“污染大、破壞環境”到“綠色生態環保”轉變。
南康家具協會會長顧建廈說,實踐證明,南康家具產業的數字化轉型的路子走對了。通過頭部企業帶動、產業智能化升級,南康家具產業已經成為創新產業的生態園、孵化園,木材和家具的集散地。5年內,南康家具產值的目標是5000億元。
